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 赏析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朝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译文及注释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查看全部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查看全部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鉴赏

韦应物这首诗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查看全部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译文

十年春季,鲁襄公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太子光在柤地会见,这是为了会见吴王寿梦。三月二十六日,齐国的高厚作为太子光的相礼,和诸侯...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望江南(多少恨)秋夜曲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满庭芳(蜗角虚名)永遇乐(长忆别时)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石壁寺山房即事(望断南冈远水通)双头莲(华鬓星星)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

推荐诗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推荐游戏: 【云移雉尾开宫扇】的下一句是什么【惊波一起三山动】的下一句是什么【蚕饥妾欲去】的下一句是什么【[18] 驿路缘云际】的下一句是什么【[23] 狂吟一千字】的下一句是什么【行人皆怵惕】的上一句是什么【白波九道流雪山】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杯一杯再一杯】的上一句是什么【乃在洞庭之南】的上一句是什么【醉袖玉鞭垂】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