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1]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译文及注释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查看全部
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读解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送柴侍御、终南山、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念奴娇(水天空阔)、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南乡子(回首乱山横)、哨遍(为米折腰)、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推荐游戏:
【李牧今不在】的下一句是什么、【儿戏不足道】的下一句是什么、【高歌取醉欲自慰】的下一句是什么、【三登甲乙第】的下一句是什么、【道将心共直】的下一句是什么、 【鸡鸣问寝龙楼晓】的上一句是什么、【瞿塘滟滪堆】的上一句是什么、【祢衡耻逐屠沽儿】的上一句是什么、【落日故人情】的上一句是什么、【崎岖不易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