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赏析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作者:李贺 朝代:唐朝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武帝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1]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2] 魏宫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3]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译文及注释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查看全部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译文

人模仿天地的形状,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本性,聪明淳美,是有生命的动物中最具有灵性的。人的手和脚不足以供给嗜好和欲望,奔走不足以躲避利害,没有毛皮与羽毛用来防御寒暑,人一定要...查看全部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创作背景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13年(唐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此诗写作时间距...查看全部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赏析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燕台诗四首菊花四块玉(雁北飞)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安公子(远岸收残雨)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去年余佐京口遇王嘉支从张魏公督(河亭掣手共徘徊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推荐游戏: 【节制非桓文】的下一句是什么【去年寄书报阳台】的下一句是什么【攀天莫登龙】的下一句是什么【汉皇按剑起】的下一句是什么【乃知汉地多名姝】的下一句是什么【为文竟何成】的上一句是什么【随风生珠玉】的上一句是什么【吴钩霜雪明】的上一句是什么【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的上一句是什么【鸾鹤无来声】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