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 赏析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

作者:李东阳 朝代:明朝

【九日渡江】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评析

机灵的人善于通过小事来明察秋毫之末,干大事者不能不留意小节。通过最细致入微的变化,我们可以获取非常有用的信息。不仅要被动观察变化,最宝贵的是我们要会设计变化,再通过对方应对变化的方...查看全部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译文

齐王的夫人死了,有七个妃嫔都受到齐王宠爱。薛公田文想探知哪个美人会被立为王后,于是便献上七副玉质耳饰,其中一副特别加工打造,最为美观。第二天,他看到那个最精美的耳饰被哪位戴着,就劝...查看全部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译文及注释

秋风送爽,江口听榔;离乡远客,归心浩荡。 万古天地,江水流淌;百年沧桑,几多重阳。...查看全部

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赏析

(1)首联交代渡江的时令、景色和心境;颔联以万里长江之永恒反衬百年人生之短暂,寓情于景。 (2)颈联、尾联连用四个地名,流转自如。比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比较两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异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双燕离江亭(水流心不竞)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润州二首(其一)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夷门歌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行香子(携手江村)烧香(茹芝却粒世无方)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推荐游戏: 【草不谢荣于春风】的下一句是什么【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君歌杨叛儿】的下一句是什么【交贤方汲汲】的下一句是什么【上阳人】的下一句是什么【骑马到阶除】的上一句是什么【流影照明妃】的上一句是什么【邯郸先震惊】的上一句是什么【颜色不得鲜】的上一句是什么【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