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牧 朝代:唐朝
满目青山未得过, 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 欲到中年事更多。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 魏纪四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查看全部
文同,字与可,梓州盐亭县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同之从表弟也。同又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者传之以为口实。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又知洋州。元丰初,知湖州,明 年,至陈州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查看全部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文同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同时作为文臣,其作品又有着区别于职业画家的新意。《图画见闻志》说他的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宣和画谱》则进一步指出其作品“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战”。...查看全部
北宋另一位全才是苏东坡。他与文同齐名,巧的是二人不仅是亲家,情同手足,并且同为“竹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既是自况,也是评点自己那位亲家。据说,苏东坡画竹,追根溯源,也是受文同“传染”,并且还是文同授之以技法。...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题峰顶寺、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义鹘行、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日射、田园作、出守桐庐道中、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推荐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推荐游戏: 【泥融飞燕子】的下一句是什么、【百年三万六千日】的下一句是什么、【北风利如剑】的下一句是什么、【神仙信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耿耿残灯背壁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亲戚拥道周】的上一句是什么、【绿珠成衅仇】的上一句是什么、【三登黄鹤楼】的上一句是什么、【[5]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上一句是什么、【葱河道】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