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燕歌行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燕歌行 赏析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朝代:唐朝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2]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3]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4]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5]

燕歌行段译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  汉纪五十三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查看全部

燕歌行译文及注释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查看全部

燕歌行分析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查看全部

燕歌行鉴赏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棋(莫将戏事扰真情)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推荐游戏: 【冠盖满京华】的下一句是什么【登台坐水阁】的下一句是什么【楚国青蝇何太多】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九 江祖一片石】的下一句是什么【楼阁玲珑五云起】的下一句是什么【金樽渌酒生微波】的上一句是什么【[2]春色未曾看】的上一句是什么【布絮不蔽身】的上一句是什么【更有钱塘胜馆娃】的上一句是什么【酒后常称老画师】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