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善知识们,无相忏悔讲过了,再向各位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大家要用心听:自己心中的无数众生我要发誓超度,自己心中的无边烦恼我要发誓断绝,自己本性中的无尽法门我要发誓学习,自己本...查看全部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查看全部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查看全部
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回乡偶书、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别云间(三年羁旅客)、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醉落魄(苍颜华发)、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巴童答(巨鼻宜山褐)
推荐诗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推荐游戏: 【 空吟白石烂】的下一句是什么、【蜀道之难】的下一句是什么、【口衔云锦字】的下一句是什么、【回头下望人寰处】的下一句是什么、【打嫌调笑易】的下一句是什么、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上一句是什么、【十室八九贫】的上一句是什么、【绕船明月江水寒】的上一句是什么、【诸鳌齐掉头】的上一句是什么、【望驿台前扑地花】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