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查看全部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查看全部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查看全部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 、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查看全部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查看全部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的路旁,如果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已方巧...查看全部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查看全部
公元1642年,李自成率部围困开封。崇祯皇帝连忙调集各路兵马,援救开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部署。明军二十五万兵马和一万辆炮车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查看全部
春秋时期,绞国是一个小诸侯国,但其城墙高森坚固,宜守不宜攻。楚国攻打绞国,采取正面进攻的方法,始终不行。楚国谋臣使出一计:先派出一队不带武器的士兵,装作打柴的农夫,到绞国城北的山中...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书怀、为有、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陇头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望海潮、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
推荐诗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推荐游戏: 【众人贵苟得】的下一句是什么、【有耳莫洗颍川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却后十五年】的下一句是什么、【【云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的下一句是什么、【秋水才深四五尺】的下一句是什么、 【狂风愁杀峭帆人】的上一句是什么、【宸衷教在谁边】的上一句是什么、【别余往太山】的上一句是什么、【输肝剖胆效英才】的上一句是什么、【年长觉秋悲】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