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杜蒉扬觯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杜蒉扬觯 赏析

杜蒉扬觯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杜蒉扬觯译文及注释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国的军队在长平列队对阵,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想要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平素轻率谈论用兵,赵奢对此不以为然。赵括即将率兵启程的时候,他的母亲亲自...查看全部

杜蒉扬觯解析

杜蒉进谏,如果当时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于是在罚酒三杯之后,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怪异;待平公主动问及,他才一一说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杜蒉可说是个善于...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送贺宾客归越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暮江吟为有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夷门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推荐游戏: 【天下伤心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馀风激兮万世】的下一句是什么【我有万古宅】的下一句是什么【今古一相接】的下一句是什么【从道人生都是梦】的下一句是什么【草玄鬓若丝】的上一句是什么【桂树何团团】的上一句是什么【因吟渌水扬洪波】的上一句是什么【[1]无花只有寒】的上一句是什么【上马啼红颊】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