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书洛阳名园记后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书洛阳名园记后 赏析

书洛阳名园记后

作者:李格非 朝代:宋朝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 一作:矣)

书洛阳名园记后译文及注释

[新添]:橘,西川、唐、邓各地,多有栽种并取得成功。怀州,也有过去栽种的老橘树存活着。但北方却不见有栽种橘树的,假如能就近学习栽培技术,定可补助家用。注释①橘:现代果树分类学多...查看全部

书洛阳名园记后题解

这是《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后记一般交代写作缘由和经过,很难有振聋发聩之语。而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一句话,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查看全部

书洛阳名园记后简析

全文从洛阳处天下的险要写起——洛阳居于中原,依仗崤、渑之险峻,是秦、陇、赵、魏问的要道,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强调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标志。第二层以唐朝贞观、开元之间高官贵族...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北征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别薛华杂诗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即事(复楚情何极)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推荐游戏: 【长歌吟松风】的下一句是什么【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的下一句是什么【秦楼月】的下一句是什么【简威霜凛冽】的下一句是什么【谢家别墅最新奇】的下一句是什么【日西夕】的上一句是什么【西邑我驱驰】的上一句是什么【坐见蝼蚁图】的上一句是什么【曳土踏泥无惜心】的上一句是什么【努力勿自轻】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