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赏析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朝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译文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是勃勃的后裔。曾祖库多汗,因为避难改姓杜氏。赫连达性情刚烈耿直,有胆量魄力。年少时跟随贺拔岳征讨有功,被封为都将,赐爵为长广乡男,升任都督。等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查看全部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注释

①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②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查看全部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184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查看全部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鉴赏

公元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起两句,“蜀道...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难念的经瑶池洛中访袁拾不遇白石滩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推荐游戏: 【飞蓬各自远】的下一句是什么【楼观岳阳尽】的下一句是什么【五月西施采】的下一句是什么【日晚爱行深竹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早晚重欢会】的下一句是什么【年年桥上游】的上一句是什么【猩猩啼烟兮鬼啸雨】的上一句是什么【专场战不疲】的上一句是什么【坐见蝼蚁图】的上一句是什么【草风沙雨渭河边】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