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赏析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朝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部分译文

徐有功名弘敏,为避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谥号的讳,所以别名有功更有影响,他是国子博士徐文远的孙子。参加明经科考试,连续委任到蒲州司法参军,继承祖父东莞县男的封号。他以仁爱治理政...查看全部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赏析一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藤床,乃今之藤躺椅。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查看全部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赏析二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像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查看全部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意境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查看全部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背景

这首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行香子(天与秋光)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青松(大雪压青松)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家园小酌(旋作园庐指顾成)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

推荐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推荐游戏: 【八月秋高风怒号】的下一句是什么【别来几春未还家】的下一句是什么【芳树笼秦栈】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道牡丹时】的下一句是什么【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下一句是什么【岂知关山苦】的上一句是什么【旄头灭】的上一句是什么【病来须鬓转苍浪】的上一句是什么【三及芳岁阑】的上一句是什么【闰八月初吉】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