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赏析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作者:张辑 朝代:宋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评解

此词写秋景,抒客怀。上片言眼前秋色,动人离愁。梧桐细雨,滴碎秋声。紫箫吹断,夜寒鸿起,悠悠岁月,天涯游子。下片写客中凄凉,辜负了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尘世。商歌一曲,归...查看全部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部分译文

李崧,深州饶阳人。父亲李舜卿,任本州录事参军。李崧小时就聪明伶俐,十多岁写的文章,家人都觉得奇异。成年时在州府暂任参军。他父亲曾对族人李磷说“:大丑出生的地方,形势奇特,地气神异,...查看全部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注释

①衣篝:薰衣用的竹笼。②蕙炉:香炉。③谙:熟悉,知道。④商歌:悲凉低沉的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征夫赠别二首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李子别上国)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陶者(陶尽门前土)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推荐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推荐游戏: 【湖南七郡凡几家】的下一句是什么【五色云间鹊】的下一句是什么【 正西望长安】的下一句是什么【 山鸡羞渌水】的下一句是什么【[2] 不敢高声语】的下一句是什么【驱山走海置眼前】的上一句是什么【还归长安去】的上一句是什么【战士卧龙沙】的上一句是什么【舜野死】的上一句是什么【有事戡必言】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