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你心里爬满了问号虫吧?大家都知道,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很霸道,他统一了中国,大家叫他秦王。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们班上也有一个“秦王”,她是我曾经的同桌,也是我的“死敌”——秦悠洋。
其实,“秦王”这个称号是这样来的: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自习,我看见“秦王”在书包里翻着什么,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冒出来,“啊!”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了起来,原来是一双臭袜子!我二话不说,向袜子“攻击”,“秦王”果断用一招“移花接木”还击,导致袜子被扔到李恩擘手上。我大喝一声“我跟你拼了”,旋即立刻像一头黄牛似的向他冲过去。不好!只听“扑通”一声,我狠狠地摔倒了,李恩擘哈哈大笑说“就你这点三脚猫功夫,还……”没等他把话说完,突然,一个“如来神掌”向他飞来。秦悠洋夺走了一只袜子。李恩擘迅速把剩下的一只袜子抛给我,于是秦悠洋上蹿下跳来夺回袜子。这下我们“三国演义”的动静太大,老师发现了教室里的“战况”。虽然我们被老师批评了,但回想起刚才搞笑的事情,仍然感觉很快乐。
不知不觉,太阳西下,放学了,我们结伴走出教室,空气中又飘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从此以后,秦悠洋也有了“秦王”这个称号。
她,就是我的欢喜冤家----独一无二的“秦王”。
相关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
修眉、
做个意志坚强的人、
我帮妈妈做家务活、
玩橡皮泥、
向你介绍我自己、
今天我当家长、
生病真难受、
乒乓球对决、
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标签:人物描写暴躁秦王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