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学习《陶行之教育理论》有感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初三作文的作文大全 > 学习《陶行之教育理论》有感

学习《陶行之教育理论》有感

我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伟大的爱国者。作为一名教师,对于陶行知先生教育家的身份了解的要更多些,最初是从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求真名言对他有所认识的。

这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再次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说实话,我是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有关他的资料的,心理总想:还有这么多烦琐和“更为重要的工作”要我去做,干嘛要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无奈之下,带着满腔的不情愿打开学校发的学习资料,看着看着,我越看越佩服陶行知先生,越看越觉得他的高尚,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尤其是读到以下几句的时候,我的感触尤为深刻。“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定叫这一年的生活,完全地献给国家。”多么伟大无私的思想,让我自惭形秽,羞愧得无地自容。“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在这之前,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工作一向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并一直以“尽心尽责,问心无愧!”作为我工作的座右铭,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对比之下,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不够了,太差劲了。想想自己:平时工作多了、累了,要发牢骚;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能讲究说话教育的艺术性,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方法简单,态度不好,缺乏耐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之先生还强调: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之的这一教学思想就是我们倡导的---因材施教。

陶行之先生还强调:教师不是贩卖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之的这一教学思想就是我们倡导的教学应该---教学相长。

陶行之先生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的互动,这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作文: 香蕉我最爱鸟鸣声植物住我家我学会了切菜我最喜欢的卡通明星贴鼻子的作文自己泡茶夏夜小曲云姑娘学做馄饨

标签:学习陶行教育理论有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昧之事  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