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家乡的芦苇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住在奶奶的老家—阜宁县吴滩乡。吴滩是个美丽安静的小村庄,在村庄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片芦苇地。在我小时候,那片芦苇地就是我最大的童趣。那片芦苇四季的变化,美不胜收。

在春天,一切都是有活力的,新鲜的芦笋冒出了土地,它们大多呈椭园形,也有尖尖的,它们有的绿,有的白;那绿的,就像浸满绿绿的河水一样,好象轻轻一挤就能挤出水来,入口则是甜甜的,而白色的看来嫩嫩的,脆脆的,采下来,轻咬一口,口感一点也不比绿色的差。奶奶常采摘这种美味的芦笋,回去做一盘“芦笋炒肉”,那味道,可真是鲜香两全啊……,当然,我更喜欢猫着腰躲进芦苇丛里和小伙伴们躲猫猫或者在芦笋丛里乱跑,所以芦笋被折断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夏天,芦苇长齐了,十分茂密,枝干呈白绿色,当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我们就躲到芦苇丛里,那时没有风,天气闷热,可是芦苇丛却是最阴凉的地方,在我们眼里,芦苇丛就像一把撑着天的大伞,把我们严严的藏在里面,不受烈日的灸烤。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发现个鸟窝或者捉到只小野鸭也说不定。

秋天来了,芦苇怀孕了,也就是告诉乡亲们:收获的时间到了。它们虽然“有孕在身”或“年老体衰”,但是还是坚守自已的岗位,如有一丝半点儿寒流“敌军”或“间谍”,它们会立马发出“沙沙”的声音,告诉那些还没有收获好的乡亲们,要加快时间收获了。而自己在预感到大批“敌军”来临时,也已经把种子播在地下。

冬天来了,寒风“呼呼”地刮着,芦苇静静地伫立着,偶尔仍会有数枝芦花在风中顠摇,尖挺的芦杆直指天空,像是抵御寒冷的卫士,在保卫自己脚下的土地和正在沉睡中的种子,又象是在伸手招唤春天的归来。寒冬十分敬偑坚强的芦苇战士,它决定在春天来临之前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于是为它们留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真是太好了,它帮助这片土地冻死了所有的害虫,并且在春天来临前为芦苇的种子们提供足够的水份,同时让我们这些孩子有了一个童话般的洁白世界。

待到第二年春花烂漫时,我们这些顽皮的孩童又会欢聚在芦苇丛中继续着童年的故事。

相关作文: 1+1=几学溜冰冬天的礼物小鸭子得救了巨大的变化看奥运会神奇的磁铁描写桂花树的作文摘火龙果为自己的懂事而骄傲

标签:家乡芦苇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