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农夫名叫螃蟹,赶着两头牛拉了一车木头进城,以二个金币的价格将
木头卖给了一个大夫。大夫一边给他点钱,一边坐在桌旁吃饭,农夫看见大夫的饭菜如此丰
盛,从内心感到羡慕,心想如果自己也是大夫该多好。他站在那里楞了一会儿,终于不好意
思地问他是否也能当一名大夫。“噢,可以,”大夫说:“那很好办。”“我该作什么?”
农夫接着问。“首先买一本卷首有一只公鸡的入门书;然后将你的牛车和两头牛换成钱,给
自己买些衣服和随便一些与医药有关的物品;最后做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我是万事通大
夫,’钉在你的门上边。”农夫照此作好了一切,便开始行医治病。时间不长,有一个大财
主的钱财被盗,听说在某某村庄有个万事通大夫,他想他一定知道被盗的钱财在哪里。于是
大财主套上马车,驱车奔向那个村庄,问螃蟹是不是万事通大夫。没错,我就是,他答道。
财主邀请他同去把被偷盗的钱财找回来。“噢,可以,可是我的老婆,革里特也必须
去。’”财主同意了,请他们二人上车,一同上了路。当他们到了那位大人物的豪宅时,餐
桌已经摆好,螃蟹被邀请入座就餐。“好吧,可是我的老婆,革里特也得入座呀。”他说,
然后和他的老婆一块坐在了桌旁。这时第一个仆人端着一盘精美的菜肴进来,农夫用胳膊肘
推了他老婆一下说:“革里特,这是第一个。”他的意思是这是第一道菜。然而那个仆人却
以为是说:“这是第一个贼。”实际上他就是贼,所以他十分害怕,跟外边的同伙说:“大
夫全都知道,我们可要倒霉啦,他说我是第一个。”第二个不敢进来了,可是他不得不进
来。当他端着菜进来时,农夫用胳膊肘推了他老婆一下说:“革里特,这是第二个。”这个
仆人同样吓得不轻,马上抽身出来了。第三个也是被吓得心惊肉跳,因为农夫又说了声:
“革里特,这是第三个。”第四个端着一个盖着盖子的盘子,财主请大夫显示一下他的才
能,猜猜盖子底下是什么。盘子里装的是螃蟹。大夫盯着盘子看,可是实在不知说什么好,
他哀叹道:“唉,可怜的螃蟹呀。”财主一听就大喊:“太棒啦!他知道里面是什么,他一
定也知道钱在哪儿!”
看到这一切,仆人们的神色格外紧张,他们暗示大夫能不能出去一小会儿。于是他就出
去了,四个仆人都坦白说是他们偷了钱,并且许诺如果他不揭发他们,他们愿意将钱还回而
且给他一大笔钱作为酬谢,否则他们会被绞死。他们带他到了藏钱的地方。他胸有成竹地回
到大厅,在桌旁落座后说道:“我的老爷,现在我要从我的书中查找藏金子的地方。”这
时,第五个仆人爬进壁炉里想听听大夫还知道些什么。可是大夫坐着一动不动,打开他的入
门书,将书页来回翻着,寻找那只公鸡。由于一时找不着,他就说:“我知道你就在那儿,
所以你最好是自己出来!”那位在壁炉里的老兄误认为大夫是指他,真是惊恐万分,一下子
跳了出来,使劲嚷:“那个人真是神掐妙算,无所不知!”这时万事通大夫告诉了财主藏钱
的地方,却没有告诉他是谁偷的,结果双方都给了他酬金,他也由此成了名人。
相关作文:
看月亮、
给邮票公司的一封信、
愚昧、
乐于助人、
暑假第一天、
我的义卖品、
去抓鱼、
描写火龙果、
我要自己睡觉、
我是一个小小推销员
标签:万事通大夫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