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信! ”绿衣使者送来了一封家信。哦,原来是舅舅要从上海回家探亲啦!信中,勇舅关切地询问一家大小需要购买哪些“上海货”。
“怎么,还用老眼光看厦门? ”爷爷的—句话,打开了 我记忆的闸门。以往舅舅探家,受亲朋之托,爷爷总要给舅 舅寄去一封名为家信的“购货单”。姨婆肥皂告急,体弱的 姥姥想吃威化饼千,时兴的表姐需要翎套、腈纶衫,就连妈 妈用的绿花线也得托舅舅从上海购买……。为此,舅舅特地 买了两个大大的提包。他每次探家,这两个大提包总是装得 鼓鼓囊囊的。舅舅用这两个大提包,装回了多少紧俏、馳名 的“上海货”,装回了我们一家的多少快乐。那会眨眼的洋娃娃,那十二色的蜡笔、多功能的铅笔盒,曾给我的童年增 添了多少绚丽的色彩。我盼望舅舅探家,思念着舅舅探家用的大提包。
后来,舅舅在上海安了家。他已是多年没回厦门了。现 在,还需要他千里迢迢带回“上海货”吗?爷爷连忙给舅舅寄去了一封家信—(可不娃购货单)—那一个个方块字, 仿佛聚拢在一起,变成了特区建设的累累硕果。就这样,舅舅第一次拎着瘪瘪的提包回家了。
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舅舅感慨不巳。他参观工 厂,游览名胜,访亲会友。最使我感到新奇的是:舅舅还肩 负着一项“特别任务”一他的怀里揣着一张上海同事、朋 友托买“厦门造”的“购货单”。哎呀,单“厦华牌随身听” 就要五个,还有足金首饰、名牌衬衣、必克电蚊香……,甚 至连“海燕”系列食品也“榜”上有名!一种从未有过的自 豪感占据了我的心田。子是,我悄悄地把一个会说英语的电 子娃娃装进了舅舅的提包,送给远在上海的小表妹。
舅舅要回上海了,他那大大的探家提包早巳装得鼓鼓囊囊的。它装着特区建设的硕果,装着特区人民的自豪。
相关作文:
跳绳比赛、
我是一个调皮鬼、
高兴的一天、
香蕉、
国庆见闻200字、
我喂孔雀鱼、
白色世界、
描写百合花、
换牙、
秋天的雨
标签:舅舅探家提包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