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拜访弘一法师,想学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他见到弘一法师时,弘一法师正挑了一担水回来。他发现两只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于是便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不将水桶装满呢?”
弘一法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很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水洒了,岂不还得回头重挑一次吗?再说挑多了,不小心摔一跤,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说完,他让年轻人看了看自己的水桶。原來,桶里画了一条线。
弘一法师接着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我的能力和需要。有了这条线,可以提醒我,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思道:“您是在告诉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底线,当一个人不为完成一件事而去做事时,往往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处境,能更好地改变现状,如果突破底线,就只能独尝恶果了。”
弘一法师微笑道:“你已经悟到了做人处世的真谛,至于该怎样付诸实践,就要看你自己了。”
年轻人向弘一法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相关作文:
春天到了、
照片里的故事、
关于太阳花的作文、
热闹的操场、
给大家推介一本书、
春天的云、
留求兰、
初夏的雾、
我的北京之行、
学轮滑
标签:水桶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份守己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