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阿姨家的楼下举行了猜灯谜活动。走到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一个自己会的。它的谜面是“两个胖子”(打一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领奖的地方,啊!我竟然答对了,而且奖品是猜对一张谜语,奖励一个杯子,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更有劲了,一口气,猜了18个谜语,也拿了十八个杯子,哈哈!这下我可发达了!
一边的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们烧了一大锅一大锅的汤圆,让居民们都能吃上又甜又香的汤圆,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元宵节已经过了,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中,兴奋地久久不能入睡……
相关作文:
热带雨林、
丰富多彩的美术课、
课外活动、
种子娃娃醒来了、
一年级的暑假、
我最爱看的动画片、
我们的欢乐天地操场、
野餐的乐趣、
雷雨100字、
成长的故事200字
标签:正月十五闹元宵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安乐窝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