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阿姨家的楼下举行了猜灯谜活动。走到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一个自己会的。它的谜面是“两个胖子”(打一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领奖的地方,啊!我竟然答对了,而且奖品是猜对一张谜语,奖励一个杯子,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更有劲了,一口气,猜了18个谜语,也拿了十八个杯子,哈哈!这下我可发达了!
一边的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们烧了一大锅一大锅的汤圆,让居民们都能吃上又甜又香的汤圆,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元宵节已经过了,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中,兴奋地久久不能入睡……
					相关作文:
					
					我们的书、
雨后的花园、
我的妹妹、
有趣的数学题、
我的铅笔盒作文100字、
我的自行车修好了、
我家阳台上的菊花、
照片里的故事、
玩水、
收拾书包和书桌					
					 标签:正月十五闹元宵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端倪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被瓦器  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