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相关作文:
小花洒、
气球、
快乐的童年、
我学会了招待客人、
外婆的爱、
我家阳台上的菊花、
我家的金鱼缸、
发现的眼睛、
进步和退步、
集体的温暖
标签:成语典故名落孙山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不知端倪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