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裹粽子、划龙船,纪念自沉汩罗江的屈原。粽子用菰叶、芦叶或竹箬瓣做成,形状有三角形、斧头形、牛角形、枕头形等;品种有咸肉粽、鲜肉粽、火腿粽、枣肉淙、豆沙粽等。
端午节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民俗内容,就是卫生和“压邪”。农历五月,古称“毒月”,因时序已交夏令,蚁蝇孳生,百虫出动,人的健康容易受到毒虫的危害。古人曾设想出许多办法消灾防病强身,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浸酒洒在墙壁上,在室内点燃艾枝烟熏,以驱杀蛇虫蚊蝇,吃大蒜头以去食积、除败毒、防病疫,是符合卫生之道的。
端午节时,人们有设午宴“尝午”的风俗。长江下游地区民间端午午餐席上,雄黄酒、红烧大黄鱼、大蒜头炒米苋是必备的食品。这天商店和作坊的伙计,按惯例下午休息半天,吃过端午酒后可以出去游逛,名为“踱午”。
端午时节,苏州洞庭山枇杷黄熟,在各地上市。枇杷是端阳的时令食品。
相关作文:
我的QQ农场、
美丽的校园、
新学期的打算、
勇敢面对错误、
爱哭鼻子的我、
我的妈妈、
第一次社会实践、
养蚕宝宝、
请不要摘花、
考试后的感受
标签:粽子蒜头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