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我依偎在奶奶怀抱里,聆听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故事;
曾几何,我徜徉在书海文字中,阅读历代文人将相的动人诗篇;
曾几何,我流连在电视银屏前,欣赏长城磅礴气势的雄伟形象……
于是,亲临长城感受长城品悟长城就成了生活中一份渴望,一种牵挂……
2009年的暑假,
我终于见到了我魂牵梦绕的长城,
峰巅峡谷中起伏跌宕,绵延千万里
如此巍巍雄姿,令中华儿女竟折腰
回首历史,在那阴云密布的日子里,
每一块长城砖都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每一个骨气铮铮的中国人都攥紧拳头,抛头颅,洒热血,
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站在威武不屈的长城上,手扶古代劳动人民堆砌的青砖,
我感受到它忍辱负重的厚实历史,品味出它坚强挺立的深刻内含,
更读出它是一种伟大,一种象征,一种景仰
巍巍长城,当之无愧是中国人的脊梁!
相关作文:
皮球掉进池塘了、
小狗的故事、
我的好妈妈、
老虎的假胡子、
采风的乐趣、
捞蝌蚪、
我长尾巴了、
一场特别的演出、
我是一个小小推销员、
冬天的雪花
标签:长城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