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双龙洞
7月23日至24日,我参加了《宁波晚报》“小记者跟着课本游金华”活动。
根据行程的安排,我们在7月23日下午去金华“双龙洞”游玩。我们先乘船进入了洞中,进入洞中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冷,洞外和洞内温度要相差十来度。我们赶紧穿好事先准备的长袖衣服后,开始了双龙洞之旅。走在洞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五光十色的钟乳石,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像大白象,有的像刺猬,有的像神仙……听导游阿姨说这些钟乳石一百年才长一寸。呀,要长到现在的模样那可要经过成千上万年!
接着,我们去了“龙宫”。 “龙宫”里有各式各样的“食物”,有“汉堡”、“鸡腿”、“龙虾”……还有一位老寿星把自己手里的仙桃掉到了地上,再也捡不回来了。走了一段路以后,我们突然听到水的轰鸣声,只见一条银色的瀑布从天而降,落到了我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景点“冰壶洞”,在彩色的灯光下瀑布显得更加迷人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终于抵达了“双龙洞”的出口,结束了此次参观。
相关作文:
猜测中的军训、
描写太阳花、
记2012年的最后一天、
我最喜爱的植物、
妈妈的脸真美丽、
爬紫金山、
在鸡蛋上画画、
初夏的月亮、
划船的启发、
小学生作文我爱看书
标签:双龙洞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