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课,我们全班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成语接龙比赛。
我是我们组的代表,我上去抽了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一个“千”字。一听到这个字,同学们便个个龙腾虎跃,抢着要说。从千军万马到马到成功到功成名就到就地取材到财迷心窍,我们便不像刚才那样生龙活虎了,我们个个苦思冥想,可脑子里空空如也,半个字都没有,在同学们倒数数字的时候,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最后,我们终于前功尽弃,败下了阵。
可第四组可不一样,好像人品爆发似的,一连说了整整十八个成语。而之所以到第四组那么厉害是因为他们的主力,在我们班写作文思如泉、妙笔生花的“作文大王”张轶铭。其他同学只说了几个,后面都是张轶铭说的。他说一个,举一下手,说一个,举一下手,一连说了十八个。真不愧是学识渊博的他啊!最后,第四组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学习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好了一点而骄傲自得,我们应该孜孜以求,争取更进一步。
相关作文:
考试和作业、
小猫、
周老师来上课、
我最爱看的动画片、
斗地主、
盼望春节、
新房子、
那一块钱、
康乃馨、
描写美丽的秋天
标签:精彩成语接龙比赛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