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细雨绵绵

细雨绵绵

淅淅沥沥的雨不停地下了两天两夜,春天来了吗?春天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却浑然不知。

雨水打湿了教室外的过道,因为怕滑倒,同学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仿佛是许久没下过雨了,同学们都扶着栏杆在过道上看雨,看那一漾一漾的水波荡起的层层涟漪,仿佛自己心中也下了一场春雨。细细的雨点打在窗户上,静静的,只留下一条淡淡的水痕。渐渐的,窗户上也凝起了些许莹透的水珠,像是负着雨的重,缓缓地向下滑去。

春天的雨是富有创造性的,她的到来,使万物复苏,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周围的空气里也凝结着新鲜泥土的味道。窗外,那青葱的大树在风中摇曳着,那翠绿的树叶分明是春天的恩赐。润物无声的春雨给大地换了一套春装,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鲜嫩闪亮,充满活力。校园里,操场上空无一人,同学们都呆在教室里。这场春雨冲走了往日的喧嚣,给校园留下了一个安静的空间,一切都静若止水。但在这静寂的背后,掩藏的是万物如火如荼的生长。

初春的雨,总有些连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声,再加上此时的微寒气候,让我想起了余光中老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仿佛心中的一泓清水在雨水的击打下,溅起了朵朵美丽动人的水花。傍晚时,天色已逐渐转暗,一天的学习也即将结束。拖着笨重的身体走出教室,晚风拂面,好在那令人一见清新的微冷的空气,多少消除了一些疲倦。教室外的那个喷泉水池真像是张磊文中写的那个奇幻的许愿池。周遭黄昏的灯光洒落在池中,鳞浪层层,反射出动人的光亮,昏暗的环境和细微的滴雨声,给这个”许愿池”带来了一丝神秘。校园的水泥地上,此时已全湿透了,春雨冲洗下的地面,已无那呛人的尘土,而是留下了一滩滩的水洼,地势较低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小型的水塘。在灯光的照射下,那些水洼若隐若现。闪动着那不知名的美丽光艳。

在回家途中,天空仍然下着雨。我不得不披上雨衣,防止被雨水打湿。我其实是很不情愿这样做的。谁忍心将这精灵般的雨滴拒之门外呢?但若淋湿了,繁琐的事可能会一桩接一桩地到来,便终于还是穿着雨衣了。好在,偶尔会有些雨滴在我的脸上,这时我感到我是多么地接近自然。路上,仍有些行人,大都是像我这样的学生。骑着单车匆匆往家里赶。对于这场雨来说,他们仅是过客。而对于他们来说,雨也是如此。一辆辆单车驰过,车后漂起了排排水花。跳动的水花为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指明了方向。很想再感受一下这自然的赋予,但已经到家了,也只能作罢。脱下雨衣,走进房中,温差使我的眼镜片上生成了薄薄的水雾,感觉烟雾迷漫。来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向外看,已是一片漆黑,仅有零星的几点灯光。到了深夜,仰望天空,已看不见一点光亮。星星和月亮都度假去了,我如是想。那安静的夜,唯一给我留下的就是那经久不息的雨声。这是灵魂的跳动,是心灵的震颤。雨,仍就淅淅沥沥……

相关作文: 画素描人蝇大战学校观看日全食有雾新年到了胆小的我我和书的故事400字糊涂的妈妈寻找秋天作文100字玩沙子

标签: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