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家乡的萤火虫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动物的作文大全 > 家乡的萤火虫

家乡的萤火虫

  老家在乡下,六、七月间,刚收过稻子,田里还有些湿润,赤着脚踩上去,软软的,凉凉的,一股酥痒的感觉直麻到心间。一群小伙伴们总要相约去踩稻田,这是为捉萤火虫而在天黑前常做的事,只有这段时间才是我们从家里开溜的好机会,因为天黑后父母是不允许我们乱跑的。 
  萤火虫是天黑后才开始出来的,一只,两只,一闪一闪地徐徐地飞着,像是山路上夜归人的灯笼,或许山路不平,那灯笼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稻田里热闹起来。不知哪一只小虫点亮了小伙伴的眼睛,慢慢地靠近,瞅准了目标,信手抄来,便逮住了。松动手指,一闪一闪的亮光从指缝里照射出来,带些或蓝或绿的光,如同宝石在夜里放光一般,捉到小虫的伙伴总会高高地举起手,骄傲地对着伙伴们,似乎他得到的确是几千年的玉石一样。 
  田地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捕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荣,那一份乐趣。跑动的地方多了,所捉的虫子也就多了,于是有的人会掏出罐子,自然是以玻璃瓶的为上等,瓶口用线扎起,拿小棍挑着,便如一个灯笼,在久远的年代里行走。有的小伙伴扯开喉咙:“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时也会有人响应,拾起两节竹棍敲打几下,大家都笑了,也跟着乱喊。如果没有瓶子的,便用白天折好的纸“鸡笼”把萤火虫一个个放进去,拿到更黑处,看着灯笼忽明忽暗,得意着,快乐着,在黑暗与光明的互补中感受造化的伟大和神异,也在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童年的我因为身体胖,动作过于笨拙,所捕捉的萤火虫总是很少,但只有我能从隔壁的卫生所讨来玻璃罐,于是我出罐子,他们给我萤火虫,这样我也能够拥有一份骄傲。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小小玻璃罐还促成了一段真挚的友谊。有一年萤火虫的季节我正好得了水痘,见不得风,但又无法忍受那萤火虫的诱惑,只是父母看得严,想跑也跑不掉。躺在床上总在想念着那可爱的精灵,闭着眼睛便有萤火虫到处飞舞。正在想着,忽然从窗外探出个头来,原来是小冤家“瘦猴”。见他扮着鬼脸,我心里便想:好啊,是来笑话我了吧!“瘦猴”总是能抓到很多的萤火虫,不过从不肯施舍我几只,于是我也从不肯给他玻璃罐,因而一直与我合不来。“这次他准是来笑话我的。”我心里想。不曾想他却从窗外扔进个东西来,“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母亲闻声跑进来,“瘦猴”一闪便跑开了。“怎么到处都是玻璃碎片呀?”母亲说道,“怪了,这么多的萤火虫哪来的!”我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只萤火虫正自在地飞着。原来“瘦猴”是给我送萤火虫来的,而那瓶子是一个好伙伴以我的名义送给他的。从此,我和“瘦猴”也成了好朋友。 
  家乡的夜是静谧的,心动的是小伙伴;家乡的夜是清纯的,萤火虫那晶莹剔透的光辉点缀了童年夜晚的记忆,一个个如宝石般可爱。

相关作文: 我眼里的春天兔子五彩缤纷的秋色五马街趣味沙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喜欢天空感受时间一次经历美丽的花坛

标签:家乡萤火虫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