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推荐古诗:
赠渔父、
听颖师弹琴、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
耶溪泛舟、
满庭芳(芳草池塘)、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如梦令(宁化)、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去年余佐京口遇王嘉支从张魏公督(河亭掣手共徘徊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