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启生平

刘启生平

查看刘启全诗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葬阳陵。按周代《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也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的政治状况及性格特征。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史记·外戚世家》:“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册立皇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册立为皇太子。”  参见:孝景本纪  和《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去世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主持加冠,临终前,对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景”为布行刚义的意思。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景帝生前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接班环境,把一些资格老军功大的大臣罢免或赐死,周亚夫就是个例子。在对晁错的问题上他似乎有些软弱不知所措。但对死后问题上看的比较透彻,很长远。

大事年表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启出生。  文帝元年正月(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丁巳日,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日,刘启驾崩未央宫。二月癸酉日,葬阳陵。谥号孝景皇帝。

推荐古诗: 题李凝幽居春雨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念奴娇(萧条庭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沁园春(孤馆灯青)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推荐诗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