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哀公向孔子请教说:“隆重的礼仪是什么样的?您为什么把礼说得那么重要呢?”孔子回答道:“我是个鄙陋的人,不足以了解隆重的礼节。”鲁哀公说:“您还是说说吧!”
孔子回答道:“我听说,在民众生活中,礼仪是最重要的。没有礼就不能有节制地侍奉天地神灵,没有礼就无法区别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不能分别男女、父子、兄弟的亲情关系以及婚姻亲族交往的亲疏远近。所以,君主把礼看得非常重要,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用他所了解的礼来教化引导百姓,使他们懂得礼的重要和礼的界限。等到礼的教化卓有成效之后,才用文饰器物和礼服来区别尊卑上下。百姓顺应礼的教化后,才谈得上丧葬祭祀的规则、宗庙祭祀的礼节。安排好祭祀用的牺牲,布置好祭神祭祖用的干肉,每年按时举行严肃的祭礼,以表达对神灵、先祖的崇敬之心,区别血缘关系的亲疏,排定昭穆的次序。祭祀以后,亲属在一起饮宴,依序坐在应坐的位置上,以联结彼此的亲情。住低矮简陋的居室,穿俭朴无华的衣服,车辆不加雕饰,器具不刻镂花纹,饮食不讲究滋味,内心没有过分的欲望,和百姓同享利益。以前的贤明君主就是这样讲礼节的。”
鲁哀公问:“现在的君主为什么没有人这样做了呢?”
孔子回答说:“现在的君主贪婪爱财没有满足的时候,放纵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厌倦,放荡懒散而又态度傲慢,固执地搜刮尽人民的资财。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招致百姓的怨恨,违背众人的意志,去侵犯政治清明的国家。只求个人欲望得到满足而不择手段,残暴地对待人民而肆意刑杀,不设法使国家得到治理。以前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前面说的办法,现在的君主统治民众是用后面说的办法。这说明现在的君主不能修明礼教。”
推荐古诗:
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列女操、
滕王阁诗、
出塞、
遣悲怀三首、
剔银灯、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推荐诗句: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