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商鞅于第八十七回《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登场, 前期经历与《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差别不大。在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中,秦孝公以商鞅为主将、公子少官为副将带兵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在吴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对峙。商鞅派使者送信,欺骗公子卬前来赴会。公子卬在宴会中被商鞅埋伏的猛士乌获所俘。商鞅命军士押解公子卬回秦国,又命任鄙、乌获带领公子卬的部下赚开城门,占领吴城。魏惠王被迫献河西之地求和,公子卬最后投降秦国。秦孝公死后,商鞅自认为是前朝重臣,居功自傲。公子虔、公孙贾及甘龙、杜挚因旧怨诬陷商鞅谋反,秦惠文君大怒,命公孙贾率兵三千捉拿商鞅,百姓因商鞅执法严酷而记恨商鞅,都随之追赶。商鞅逃亡途中因未携带身份证件而不能投宿旅店,转而逃至魏国。魏惠王怨恨商鞅用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击败魏军,将其驱逐回秦国。商鞅回到秦国后被公孙贾捉住,秦惠文君历数其罪后将商鞅五牛分尸,百姓争吃其肉。
此外还有多部以商鞅为主人公,以他的生平为原型的长篇历史小说,如现代作家江来、肖芬的《商鞅》以及孙皓晖的《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影视形象
商鞅作为影视形象多次出现在电视剧、京剧、话剧等影视作品中。1999年上映的长篇电视剧《东周列国战国篇》中,商鞅由温海波饰演。2009年首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中,商鞅作为本剧的主人公,由王志飞饰演。此外,商鞅还出现在京剧剧目《兴秦图》中。
推荐古诗:
渡荆门送别、
游南阳清泠泉、
新安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山中、
离思五首其四、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洞仙歌(冰肌玉骨)、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推荐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