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推荐古诗: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留别王维、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点绛唇(红杏飘香)、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推荐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