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籴匡解翻译

籴匡解翻译

查看籴匡解全诗

  丰年粮食充足,宴享宾客与祭祀都用盛大仪式。训言与演奏的声音洪亮;服饰华美,礼仪超过平常。供品中要有鲜美的菜蔬。养牲畜的要修饰他的设施,庶子要从事各种技艺。宫室城廓或维修或新造,务使完备。在丰收之年,日子要过得充实。

  歉年粮食不充裕,宴享宾客与祭祀都用中等盛典。奏乐只用钟鼓,不穿彩服。三种马以及五种库房管理人互相补充兼管,所有美善之物不给修治。庶子要从事农活。在歉年时候,分等次督察,其所占有不得超越。

  饥年则慰问宾客而不宴享,祭祀时供品要少。奏乐不用钟鼓,所有华美之物都禁用。牲畜不成群地饲养,车子不用雕饰,兵器不用新造。民众之用不过费,赋税征收以商旅为主,以救济缺粮的人。了解灾情,随乡而异,不准出售熟食。分别资助与匡救,以安定缺粮的人。在饥年的时候,救困是中心。

  大荒之年只祈祷而无祭祀。全国不举乐,饮食不尽欲。刑罚宽缓,不造刑具。施舍用物以赈济穷困。国君亲自巡察各方灾情,卿大夫参与告籴,庶子协助运粮。开仓同吃,民不藏粮,叫做有匡。使百姓养畜只养牛羊。对劫民的盗贼及惑民的左道用严刑杀伐,一个也不赦免。男子守边疆,兵戎禁止出境。五库不修缮,丧礼不遵常度,祭奠用少量粢米。礼仪不奏乐,宫室不设惟。嫁娶不拘时日,来访宾客依照身份予以赠赐。

推荐古诗: 草书歌行双燕离杜陵叟寒闺怨送柴侍御孟城坳重赠乐天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卜算子(秋色到空闺)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