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1]
山寺桃花始盛开。[2]
长恨春归无觅处,[3]
不知转入此中来。[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译文及注释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浓艳欲滴,妩媚动人。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查看全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题释
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峯,传晋僧昙诜“...查看全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古风(桃花开东园)、
放言五首、
赤壁、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满江红(遥望中原)、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推荐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