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可能写于1058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王安石任度支判官,政治不得力,后上万言书之后政坛上却没有回音,惆怅之时的创造。
推荐古诗: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哭刘司户蕡、
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
五古(去去思君深)、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家立业 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子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