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鲁郡人毛公(名亨)解释《 诗经》 卫风的《 淇奥》 时,把诗中的‘绿竹’一词分为两种东西,他说:“‘绿’就是王刍,‘竹’就是篇竹。”《 韩诗》(汉初燕人韩婴解释的《 诗经》 )中也说:“竹”字作“薄”,音徒沃反,也以为是篇竹。东晋的文学家、训话学家郭璞解释说:“王刍现在叫‘白脚莎’,就是绿寿豆。篇竹样子象小藜,红茎有节,喜欢生长在路边,可以食用。” 又说:“有一种草象竹子,高五六尺,淇水两岸的人称它为‘绿竹’。”认真研究上边约几种说法,都是北方没有见过竹的人的臆测。《 汉书》 上说:“砍下淇园的竹子作栏(堵塞河提决口使用的材料)用。”东汉初年的寇恂作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太守时,曾砍伐淇园的竹子作了一百余万支箭。《 诗经》 卫风的《 竹竿》 一诗有“长而尖的竹竿哟,可作鱼竿钓于淇水之上”的诗句,由此可见,所谓“绿竹”是一种生长在淇水边上的竹子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是白脚莎、绿豆之类的小草,怎么能说是美而且茂盛呢?
推荐古诗:
云居寺孤桐、
安定城楼、
题诗后、
北青萝、
与诸子登岘山、
答武陵太守、
送梓州李使君、
出守桐庐道中、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