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孟子》一书的编纂者借曾子之事揭明学问继承的关系以及知识普及的问题。在第三十四章里孟子曾说过:“在我者,皆古之制也。”什么是古之制呢?古之制包含有哪些内容呢?我们怎么继承和普及这些“古之制”呢?这就象曾子吃烤肉而不吃羊枣一样,烤肉是人人都爱吃的,而羊枣却是个别人爱吃的。继承古之制,就要选择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而不能选择只有个别人喜欢的东西。就象姓氏一样,我们只能继承父辈的姓氏,而不能继承父辈的名,姓是大家可以共有的,而名却是个别人独有的,这就叫尽心知命!也只有这样尽心知命,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普及更多的知识。
推荐古诗:
羌村三首、
不第后赋菊、
登乐游原、
更漏子(金雀钗)、
望江南(多少泪)、
清平乐(年年雪里)、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