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三国时,武陵郡属荆州。荆州并归东吴以后,武陵郡的樊伷,曾经诱导附近的各异族作乱,州都督请求以万人的兵力去讨伐他们,为此,东吴君主孙权召问潘濬。潘濬说:“这容易对付,五千人就足够了。”孙权说:“你怎么这样轻视他呢?”潘濬回答说:“樊伷善于夸夸其谈,但实际上并没什么真才实学。有一次,他曾经设置酒宴招待州义来的官员,可是等到日至中天,还没见酒饭到来,他十几次站起来观望。这也是从一个小节问题上验证出他是个侏儒。”孙权听了大笑起来。随即派遣潘濬率兵出征,果然用五千兵力斩了樊伷。
注释 ①潘濬:武陵人,初仕刘表,后归孙权,拜辅军中郎将,平樊伷后官至太常。
推荐古诗: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日日、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听流人水调子、
西宫春怨、
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
过香积寺、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洞仙歌(江南腊尽)、
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