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哥舒翰 李光弼翻译及注释

哥舒翰 李光弼翻译及注释

查看哥舒翰 李光弼全诗

译文

  唐朝名将哥舒翰出任安西节度使时,有一次派遣都兵马使张擢进京奏事。不料张擢竟逗留京城不归,并且贿赂杨国忠,两人相互勾结。不久,哥舒翰有事要入朝奏报,张擢心虚害怕,就请求杨国忠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兼剑南西川节度使。当正式任命诏命下达后,张擢到哥舒翰府上去晋见他,哥舒翰命令部下把张擢揪到庭中,并一一陈述其罪状,然后再将他乱棍打死。事后哥舒翰把处死张擢的经过奏报朝廷,玄宗不但没有怪罪,甚至还下诏褒奖他处理得当。最后便把张擢的尸首赐还他,让他再亲手鞭尸一百下。(边批:唐玄宗是圣主。)

  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因不理军政,因此朝廷下诏命御史崔众到河东去接手他的兵权。崔众因轻视王承业,就纵容自己的部下全副武装地闯进王承业的府衙中嬉戏玩闹。李光弼得知此事心里不平,这时崔众要将兵权交给李光弼,崔众带着部下来见李光弼,李光弼出来迎接,二人的队伍相接时,崔众竟不顾礼法而不回避。李光弼对崔众的无礼行为很愤怒,而崔众又不立即把兵权交出,于是李光弼就下令将崔众逮捕。这时,朝廷派遣宦官来到河东,要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手持敕书问李光弼崔众的行踪。李光弼答道:“崔众犯法,我已将他逮捕。”宦官把敕书拿给李光弼看,李光弼说:“如今只不过是杀一位侍御史;如果宣布了诏命,我就斩杀一位御史中丞,如果拜授他为宰相,我也要斩杀他这位宰相。”宦官一听此话不敢再多言,只好带着敕书回京。第二天,李光弼派兵包围崔众,在碑堂下把他当众杀死,还让崔众的亲属来祭吊。从此李光弼威震三军。

评译

  或许有人会问:“张擢和崔众确实是有罪之人,但张擢已经被朝廷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而崔众也被任命为御史中丞,这时杀死他二人,是不是显得漠视朝廷诏命呢?”其实用兵贵在神速,而张擢在用兵之际竟然滞留京师不归;崔众是擅自拥兵不交,此二人在军法上都犯了死罪。再说这两人之所以被任命为高位,都是出于人情的请托和贿赂,并非皇帝的本意。所以哥舒翰和李光弼才能伸张公权,而没有人敢在他们背后议论。事件若发生在今天,我看根本没有人敢做这类事。

注释①就第:到哥舒翰府上。②决尸:鞭尸。③李光弼:唐代大将,当时任河东节度使。肃宗时曾平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为唐室中兴名将。④旌旗相接而不避:御史的官职低于节度使,所以崔众的旌旗仪仗应该避让李光弼的。⑤中使:皇帝的使者,由宦官担任。⑥除:提升。⑦夤缘:攀附巴结。

推荐古诗: 嘲桃浑河中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洞仙歌(冰肌玉骨)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满江红(小小寰球)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