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两句,将词意转深一层,点出离愁比春归更令人凄苦,遂使“饯春”有了双重含义。
推荐古诗:
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
和梦得、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绝句漫兴九首(熟知茅斋绝低小)、
宿江边阁、
隋宫、
过香积寺、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好事近(挥袖上西峰)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