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仪精心考究文史,收古今名媛诗作,编成《宫闺诗史》一书。她的诗文《清芬阁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也颇精辟。方维仪的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大都音调高烟,风格质直,抒情真挚。有些诗还能针砭时弊,关心国事,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中收有她的《死别离》、《出塞》和《旅秋闻寇》三首诗。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维仪绘画与伯姊孟曜齐名,她的人物画创作在女性画家的笔下较为丰富,既有仕女画,又有宗教人物画,还有反映男性社会生活方面的作品。这其中表现救苦救难教义的佛像画最多,妇女们既已坠入尘寰中的苦境,自然向往解脱痛苦。尤擅长绘释道人物,其《观音大师图》师法李公麟的“白描”手法,形象生动,神色俨然。方维仪所画观音像名于当时,曾被汪士禛赞赏为“妙品”,这幅画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推荐古诗: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题菊花、
云鬓裁新绿,、
夏日南亭怀辛大、
长寿乐(微寒应候)、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