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注释
①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46字。上、下阕各23字4句3仄韵。
②共:介词,同、跟。春山:古诗中一般将美人的秀眉比喻为春山。春山:春天里的山野。
③可怜:可惜。长皱:指经常愁眉不展。
④湿:沾湿,打湿。此句用李商隐《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及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⑤恐花也、如人瘦:罗忼烈云: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程垓《江城梅花引》“一夜被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朱淑真《菩萨蛮》“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皆自清真句化出。
⑥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玉箫:玉制的箫,此处为箫的美称。闲久:闲置巳久,久未吹箫。
⑦知音:喻知心人。
⑦但:只。取:助词,表动态。亭:古代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白话译文
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因为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倚着栏干发愁?那就问一问长亭前的柳树吧!
推荐古诗: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栾家濑、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