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二月三日,曹丕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分别又将四年。三年不见,《东山》诗里的士兵尚且感叹离别时间太长,何况我们分别都已经超过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够忍受呢!虽然书信来往,不足以解除郁结在心头的深切怀念之情。
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很快相继都去世,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过去在一起交往相处,外出时车子连着车子,休息时座位相连,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当我们互相传杯饮酒的时候,弦乐管乐一齐伴奏,酒喝得痛快,满面红光,仰头吟诵自己刚作出的诗,每当沉醉在欢乐的时候,恍惚间却未觉得这是难得的欢乐。我以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长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几年之间,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看他们的姓名,已经是在阴间死者的名册。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好友,都死去化为粪土,怎么忍心再说呢?
纵观古今文人,大多都不拘小节,很少能在名誉和节操上立身的。但只有徐干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品德,宁静淡泊,少嗜欲,有不贪图权位隐退之心,可以说是文雅而又朴实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十多篇,自成一家的论著,文辞典雅,足以流传后世,他的精神、成就永远存在。应瑒文采出众常有著述之意,他的才能学识足以著书,但他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实在应该痛惜。近来遍阅他们的文章,看后不禁拭泪,既痛念逝去的好友,而且又想到自己生命短促。陈琳的章表文笔很雄健有力,但稍微有些冗长。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只是还不够有力罢了,他的五言诗很完美,在同代人中最妙。阮瑀的书札文词美丽,使人感到十分快乐。王粲只擅长辞赋,可惜风格纤弱,不能够振作起文章气势,至于他擅长的,古代没有人能超过很远。过去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痛惜知音难遇,孔子听说子路被卫人杀害,剁成肉酱,命人将家里的肉酱倒掉,悲伤弟子当中没有能比得上子路的。这些人只是有些还不及古人,也算一代优秀人才,现在活着的人,已没有人能比得上的了。将来定有优秀人才出现,后来之人难于轻视,但是恐怕我与您不能赶上见到了。
年龄已经增大,心中所想的千头万绪,时常有所思虑,以至整夜不眠,志向和意趣什么时候能再像过去那样高远呢?已经变成老翁,只不过没有白头发罢了。东汉光武帝说:“三十多岁,在军队中十年,所经历的事不止一件。”我的才能赶不上他,但是年龄和他一样大了,凭低下的才能却处在很高地位,德才不足,只是凭借父亲曹操之力而有高位,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恐怕永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游玩了。年轻人的确应当努力,年龄一旦过去,时光怎么能留得住,古人想夜里拿着蜡烛游玩,确实很有道理啊。
近来您用什么自我娱乐?仍旧再有什么著作吗?向东望去非常悲伤,写信来叙述内心情感。曹丕陈说。
注释
(1)原题作《与吴质书》,据四库影印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二四改。《三国志·魏志·吴质传》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三年(218),太子又与吴质书。"在此信中,曹丕回忆与建安诸子流连诗酒的欢快情景,简评他们的文学成就,流露出怀念之情和对岁月的迁逝之悲。情真意切,平易晓畅。吴质,字季重,博学多智,官至振威将军,封列侯,与曹丕友善。
(2)白:说。
(3)岁月易得:指时间过得很快。
(4)行:将。复:又。
(5)"《东山》"句:《诗经·豳风·东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写士兵的思乡之情。远,指时间久远。
(6)支:承受。
(7)书疏:书信。
(8)劳结:因忧思而生的郁结。
(9)昔年疾疫:指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疾疫。
(10)离:通"罹",遭遇。
(11)徐、陈、应、刘: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
(12)连舆:车与车相连。舆,车。
(13)接席:座位相挨。
(14)须臾:一会儿。相失:相离。
(15)觞酌(shāng zhuó)流行:传杯接盏,饮酒不停。觞,酒杯。酌,斟酒,代指酒。
(16)丝:指琴类弦乐器。竹:指箫笙类管乐器。
(17)忽然:一会儿,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不自知乐:不觉得自己处在欢乐之中。
(18)谓百年己分(fèn):以为长命百年是自己的当然之事。分,本应有的。
(19)相保:相互保有同处的欢娱。
(20)图:料想。
(21)零落略尽:大多已经死去。零落,本指草木凋落,此喻人死亡。略,差不多。
(22)"顷撰"二句:我最近撰集他们的遗作,汇成了一部集子。顷,近来。都,汇集。
(23)鬼录:死人的名录。
(24)化为粪壤:指死亡。人死归葬,久而朽为泥土。
(25)类:大多。护:注意。细行:小节,细小行为。
(26)鲜:少。名节:名誉节操。
(27)伟长:徐干的字。怀文抱质:文质兼备。文,文采。质,质朴。
(28)箕(jī)山之志:鄙弃利禄的高尚之志。箕山,相传为尧时许由、巢父隐居之地,后常用以代指隐逸的人或地方。
(29)彬彬君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文质兼备貌。
(30)《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31)德琏:应玚的字。斐然:有文采貌。述:阐发前人著作。作:自己创作。
(32)良:确实。
(33)间(jiàn)者:近来。
(34)抆(wěn):擦拭。
(35)"既痛"两句:既悲痛死者,又想到自己。行,又。
(36)孔璋:陈琳的字。章表:奏章、奏表,均为臣下上给皇帝的奏书。殊健:言其文气十分刚健。
(37)微:稍微。繁富:指辞采繁多,不够简洁。
(38)公干:刘桢的字。逸气:超迈流俗的气质。
(39)遒(qiú):刚劲有力。
(40)绝:超过。
(41)元瑜:阮瑀的字。书记:指军国书檄等官方文字。翩翩:形容词采飞扬。
(42)致足乐也:十分令人快乐。致,至,极。
(43)仲宣:王粲(càn)的字。续:一作"独"。
(44)体弱:《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说王粲"容状短小","体弱通脱"。体,体质、气质。
(45)起其文:勃起他的文气。
(46)"昔伯牙"句:春秋时俞伯牙善弹琴,唯钟子期为知音。子期死,伯牙毁琴,不再弹。事见《吕氏春秋·本味》。钟期,即钟子期。
(47)"仲尼"句: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被杀并被剁成肉酱后,孔子便不再吃肉酱一类的食物。事见《礼记·檀弓上》。
(48)醢(hǎi),肉酱。
(49)门人:门生。
(50)莫逮:没有人能赶上。
(51)但为:只是。
(52)后生可畏:年轻人值得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3)诬:妄言,乱说。
(54)足下:对吴质的敬称。
(55)年行:行年,已度过的年龄。
(56)暝(míng):合眼入睡。
(57)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庙号。
(58)"年三十"三句:李善注以为语出《东观汉记》载刘秀《赐隗嚣书》。所更非一,所经历的事不只一件。
(59)"以犬羊"四句:谦称自己并无特出德能,登上太子之位,全凭父亲指定。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文子》:"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服,披,穿。假,借。日月,喻帝后、天地。此喻指曹操。
(60)见:被。
(61)易:改变。
(62)攀(pān)援:挽留。
(63)炳烛夜游:点着烛火,夜以继日地游乐。《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炳,燃。一作"秉",持。
(64)良有以也:确有原因。
(65)顷:最近。
(66)述造:即"述作"。不:同"否"。
(67)於邑(wūyè):同"呜咽",低声哭泣。
(68)裁书:写信。古人写字用的帛、纸往往卷成轴,写字时要先剪裁下来。
推荐古诗:
谢公亭、
长相思、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日射、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于易水送人一绝、
江上渔者、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