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技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注释 (1)原题作《与吴质书》,据四库影印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二四改。《三国志·魏志·吴质传》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三年(218),太子又与吴质书。"在此信中,曹丕回忆与建安诸子流连诗酒的欢快情景,简评他们的文学成就,流露出怀念之情和对岁月的迁逝之悲。情真意切,平易晓畅。吴质,字季重,博学多智,官至振威将军,封列侯,与曹丕友善。...查看全部
曹丕与建安七子中的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都是过从慎密的好友。他们经常一起游乐欢宴,诗赋歌酬。...查看全部
为了增强表现力,信中明征暗引的成语和典故很多,显得文采斐然;但是用得妥帖巧妙,并多是平时已为人们所熟悉的常典和名句,所以一点也没有艰涩之感。作者还十分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传达出丰富的内涵。用字不多,但从中可体味到隐含着的惋惜之情。另外,此信的音韵节奏也非常和谐。作者对于句子的抑扬顿挫和段落的承转连接都十分,全文犹如一沟溪水,汩汩流出,了无滞碍。...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春思、微雨、声声慢(寻寻觅觅)、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满江红(小小寰球)、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沁园春(独立寒秋)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推荐游戏: 【天明登前途】的下一句是什么、【[1] 群才属休明】的下一句是什么、【【早发白帝城】[1] 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聚散穷通何足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南湖连西江】的下一句是什么、 【深藏身与名】的上一句是什么、【何用孤高比云月】的上一句是什么、【尝看得似辅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无赖春色到江亭】的上一句是什么、【衡阳归雁几封书】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