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首段叙述黠鼠装死逃脱的故事,次段写作者悟出鼠的狡猾,感叹为其所骗,末段由这件日常小事引出一番议论,从而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所有的生灵中,人是最有智慧的,但智慧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意志的专一。倘能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便能搏击猛虎,役使万物,而无所惧怕;如果精力分散,懈怠疏忽,就不免受外物出其不意的干扰,堂堂的万物之灵便会陷入黠鼠的圈套,被一个小小的动物捉弄。可见成功来自专心,漏洞出于麻痹,从事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严谨,心无旁骛。
这篇咏物小赋,先写一个极平常的小事———黠鼠逃脱的经过。从“有鼠方啮”到发现“声在橐中”,到童子惊怪“中有死鼠”,到鼠“堕地乃走”,故事极简单而情节又曲折有趣。黠鼠的作声引人、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的发现、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都写得简截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故事的曲折性重在突出一个“黠”字。由“苏子叹曰”转入对这件小事的思考分析,先点明“黠”字,与题目相应,然后再剖析“黠”的表现:“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以下写有生之物“莫智于人”,却“见使于一鼠”,堕其计中,仍在渲染“黠”字,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万物之灵的人为何堕一虫的计中呢?接着以“坐而假寐,私念其故”再转入更深一层的思索。但作者不是采用简单推理和内心独白,而是借睡意矇眬中的自我对话,来昭示为鼠所骗的原因,从而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说明了凝神专一的重要性。最后“俛而笑,仰而觉”,再唤童子出场,以人物活动收结全文。
这篇小赋论事明理,因物见意:人物、情节、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行文寓庄于谐,独出心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其体裁属于用韵散赋,如第一段的“空”与“中”,“走”与“手”;第二段的“人”与“麟”,“鼠”与“女”;第三段的“见”与“变”,“觉”与“怍”,都叶韵,读来增加音节之美。清人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评《前赤壁赋》说:“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本篇也是如此。
【常用词理解】
(1)发而视之
“发”古义中解释为“打开”,今义解释为“发现”、“启发”等。
(2)向为何声
“向”古义解释为“以前”,上文引申为“刚才”,今义解释为“方向”、“朝、往”,表示向何处。
(3)乌在其为智也
“乌”古义解释为“何”、“哪里”,表示疑问,今义作形容词,解释为“黑色”。
【多义词辨义】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被)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通“现”,出现。《小石潭记》)
公将战,曹刿请见(拜见、会见。《曹刿论战》)
见其十中八九(看见。《卖油翁》)
是鼠之黠也(这)
问今是何世(是,表示判断。《桃花源记》)
以考其是非(对。《熟读精思》)
推荐古诗:
嘲鲁儒、
夜雪(已讶衾枕冷)、
九日、
小寒食舟中作、
赠渔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送柴侍御、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推荐诗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