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本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么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粱惠玉的话,移在这里来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准确极了。
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专,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推荐古诗:
横江词六首、
战城南、
日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过故人庄、
积雨辋川庄作、
杂诗、
凉州词、
夜曲、
洞仙歌(输赢成败)
推荐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家落户 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栉进士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