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赏析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是哪个诗?

作者:崔涂 朝代:南北朝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译文及注释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查看全部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买花采桑子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送张五归山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驻马听(明月中天)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土重旧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