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丧亲读解

丧亲读解

查看丧亲全诗

  这一章书,是孔子对曾子专讲慎终追远之事。言父母在世之日,孝子尽其爱敬之心,父母可以亲眼看见,直接享受。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见双亲,无法再尽敬爱之情。为孝子的那种心情,当是何等的哀痛。孔子特为世人指出慎终追远的大道,以传授曾子,教化世人,使知有所取法了。

  孔子说:“一个善于孝养父母的儿女,如果一旦丧失了父母,那他的哀痛之情,无以复加。哭得气竭力衰,不再有委曲婉转的余音。对于礼节,也不暇讲究,没有平时的那样有仪容。讲话的时候,也没有平时的那样文雅。人到了这种情形之下,就是有很讲究的衣服,也不安心穿了,听见很好的音乐,也不觉得快乐了,吃了美味的食物,也不觉得香甜了。这样的言行动作,都是因哀戚的关系,神不自主。耳目的娱乐,口体的奉养,自然无有快乐于心的意思。这就是孝子的哀戚真情之流露。”

  丧礼上说:“三年之丧,水浆不入口者三日,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就是说,教民不要因哀哭死者,有伤自己的生命。哀戚之情,本发于天性,假如哀戚过度,就毁伤了身体。但是不能有伤生命,灭绝天性。这就是圣人的政治。守丧不过三年之礼,这就是教民行孝,有一个终了的期限。

  “当父母去世之日,必须谨慎的把他的衣服穿好,被褥垫好,内棺整妥,外椁套妥,把他收殓起来。既殓以后,在灵堂前边,陈设方圆祭器,供献祭品。早晚哀戚以尽孝思。送殡出葬之时,先行祖饯,似乎不忍亲离去。女子拊心痛哭。男子顿足号泣,哀痛迫切的来送殡。至于安葬的墓穴,必须选择妥善的地方,幽静的环境。卜宅兆而安葬之,以表儿女爱敬的诚意。既安葬以后,依其法律制度,建立家庙或宗祠。三年丧毕,移亲灵于宗庙,使亲灵有享祭的处所,以祀鬼神之礼祀之,春狄祭祀,因时以思慕之。以示不忘亲的意思,慎终追远之礼,孝敬哀戚之义,可谓全备了。”

  父母在世之日,要尽其爱敬之心,父母去世以后,要事以哀戚之礼。这样人生的根本大事,就算尽到了,养生送死的礼仪,也算完备了。孝子事亲之道,也就完成了。

推荐古诗: 村居苦寒孤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南歌子(云鬓裁新绿)春晓早寒有怀如梦令(宁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热文成语

  • 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