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则天末年,唐朝屡次发生政变。睿宗李旦登基以后,政局仍不稳定,潜伏着政变危机,太平公主党徒众多,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大臣,大半附之,严重威胁着太子李隆基的地位。 传说睿宗景云年间的一天,皇帝早朝时对大臣们说:“最近有术士预言五日之内有军队进攻皇宫,大家说怎么办?”大臣们一听,大为震惊,纷纷要求皇帝调查此事,并加以警惕。张说出班奏道:“臣以为这是一些人散布的谗言,他们主要是想诬陷太子罢了。皇上如果以太子监国,处理朝政,加强太子的实权地位,则君臣名分就会固定下来,有利于稳定人心和政局。弄奸的小人就没有胆量再搞破坏,这样流言蜚语就不会再有人传播了。”
张说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大臣的赞同,睿宗皇帝立即下诏自即日起由太子李隆基监国执政,从而为太子李隆基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推荐古诗:
胡无人、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绝句漫兴九首(熟知茅斋绝低小)、
宫辞、
游终南山、
怨诗、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行香子(一叶舟轻)
推荐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哀鸿遍地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